苏联的建筑艺术

建筑是凝固的史诗。雨果曾说:“多种不同的艺术以多种不同的高度先后焊接在同一建筑物上面,其中必有许多材料可供写出一部部巨著,甚至往往可供写出人类的通史。人类、艺术家、个人,在这一座座没有作者姓名的庞然大物上都消失了,唯有人类的智慧却概括在其中,总结在其中。时间是建筑师,人民是泥水匠。 ”

陈志华老先生曾有这样的经历:他向许多国家的建筑师问过他们一个问题,世界上那个城市最美?到过莫斯科的建筑师都说莫斯科最美。原因是这样的,世界上有些大城市的建筑杰作一般居民不见得天天都能去欣赏他们,而他们日常生活的建筑环境往往不是很好,在莫斯科,平民老百姓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休息的环境很好,这是他们天天都在享受的。因此,苏联建筑有这样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1. 苏联建筑是以人民性为基本建筑价值观的。
  2. 产生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与计划经济基础上的苏联建筑,体现了明显的整体性;
  3. 苏联建筑表现出了历史的继承性;
  4. 苏联建筑创作尊重社会生活,提倡建筑的真实性和现实性;
  5. 突出思想性
  6. 强烈的内在性,独特的大国风姿;
  7. 建筑工业化是苏联大规模建筑发展的保证。

这些特点,是以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为前提的。十月革命把旧制度的镣铐打得粉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形成,社会主义的苏联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建筑是一种大规模、集体性的劳动的成果,人们往往把每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归功于某个人的天才构想,但是它更是社会的产物;它是神来之笔,但更是孕育已久的胎儿,是人民大众的智慧和汗水的凝结;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理念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是一个时代的思想簿记,是人类社会的土壤中开放的花朵。

苏联早期的建筑艺术,有现代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种形态。其中,现代主义在二十年代较为兴盛,而之后的二十年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后来居上,发展成为苏联建筑艺术的标杆。

现代主义学派在西欧要到五六十年代才蔚然成风,而在二十年代的苏联,现代主义已经风靡一时,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和政治领导人的特别青睐。这是因为,当时的建筑师和部分领导人抱有这样的观点:“既然旧世界已经被摧毁,过去流星雨“旧社会”的古典主义所强调的过度装饰和矫揉造作在新社会应当被毫不犹豫地抛弃。社会主义的建筑应当选择现代主义,社会主义的城市也应当是现代主义的”。

现代主义的著名计划有“第三国际纪念碑”(未建成),1923年巴黎博览会苏联展馆等。第三国际塔是塔特林在1920年设计的,这座塔比艾菲尔铁塔高出一半,里面包括国际会议中心、无线电台、通讯中心等,这个现代主义的建筑,其实是一个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雕塑,它的象征性比实用性更加重要。这是现代主义流派一个重要分支“构成主义”的代表作。

当时苏联建筑学界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是现代建筑师联盟(OSA),其官方期刊《建筑学报》是1926~1930年苏联唯一的建筑专业期刊。OSA的领导人,如金兹伯格和维斯宁兄弟在政府建设部门担任要职,为现代派拿下大量项目。如梅尔尼科夫在1927~1929年就一口气设计了七个工人俱乐部(其中六个得以建成),直到1930年斯大林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出自现代派手笔的建筑物仍随处可见。

但是历史还是选择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于苏联人民来说,现代主义建筑过于抽象、生硬、死板,难以欣赏。在一般人的认知里,优美来源于古典的、匀称的线条和装饰、宏伟来源于对称、轴线和大规模。而从当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出发,现代主义建筑师的构想难以实现,因为他们所采用的材料是大量的玻璃、钢铁和混凝土,这在当时的苏联还不是廉价易得的材料,工人也难以熟练运用。例如第三国际纪念塔的工程,就因为预计耗费钢材数量惊人而不得不下马。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是一种建立在俄罗斯深厚宏大性审美风格的根基上的,它力图表现社会主义社会崇尚理想的美学模式。这是一种肯定社会主义的胜利和和表现社会强盛与发展的创作思想,主张激起人们的“社会主义的革命的世界观”,表达新的社会意愿和人民感情的创作途径。然而,在3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建筑艺术在形式上更倾向古典“遗产”,以理性和永恒的原则,宏大的气魄来象征国家的强盛和建设的成就。这个时期的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宏伟性。牡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人民性,反映人民群众在那一时期的渴望创造历史、建功立业的需求。

这一风格的代表建筑有莫斯科地铁站、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艺术家公寓、文化人公寓、列宁格勒饭店、乌克兰饭店、外交部大楼、重工业部大楼、华沙科学文化中心以及分布在各大城市的高层公寓与办公楼。

建筑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就像历史地层里的生物标本。时间的每一次浪潮都将沙土堆放其上,每一种族都将其沉淀层安放在文物上面,每个人都添上一块石头。海狸是这样做的,蜜蜂是这样做的,人也是这样做的。伟大的建筑物,如同巍峨的山峦,是需要多少世纪的功夫才形成的。时代变化了,建筑物还是存在,以完整或残缺或遗迹的形态,提醒着来往的过客,告诉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什么。为了永恒的岁月丰碑。

  • 作者:格瓦拉的马黛茶

参考文献:

  1. 《苏联建筑观随谈—兼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李伟伟 原载于《建筑学报》 1984年1月31日
  2.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现代主义城市乌托邦——对20世纪上半叶苏联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历史的反思》侯丽 原载于《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一期
  3. 《潮水漫漫——七十年苏联建筑简论》李伟伟 原载于《世界建筑》1993年第五期
  4. 《二十世纪苏联建筑创作流派的演变与发展》 В·Е亚西耶维奇 汪南辉 译 原载于《世界建筑》1986年第12期
  5. 《巴黎圣母院》 雨果 著 陈敬容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