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压迫的米too运动

在这次米too运动兴起之前,性骚扰在国内并不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议题。遭遇过性骚扰的女性不在少数,但是大多数女性习惯了对此沉默。我也曾是这“大多数”其中的一员。

“2017年,广州性别教育中心和北京义派律师事务所合作进行调查并完成《中国在校和毕业生遭遇性骚扰状况调查》,参与调查者(有效)共计6592人。近七成(69.3%)受访者报告遭受过不同形式的性骚扰,其中女性遭受性骚扰的比例为75%。学校上级(学校领导,老师,辅导员等)占9.1%,另有4.8%的人曾被自己的亲属骚扰。

毫无意外的,接近一半的人选择了沉默。有超过12.4%的人反应性骚扰的经历严重影响其人际关系、学业,甚至出现了并不低的抑郁、自杀等情况。与此同时,在被问到为什么不向校方报告的问题时,55.4%的人认为“报告投诉也没用”,21.6%的人担心因此隐私泄露和影响学业。” 1

我对第一次被性骚扰的情景还有些印象。那是初中的一个暑假,青春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有个男的一直朝我身上挤,紧紧地贴着我。虽然我感觉很不舒服,但以为是人太多的原因,丝毫没意识到他的行为有什么侵犯性,所以也没有任何不满的表达。直到快到站的时候,我妈跟我汇合,发现了他的行为才呵止了他。

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但是我还能回想起,当我得知我被“性骚扰”时的心情:不是对性骚扰者的愤怒,而是对于自己的羞愧。

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这种潜意识也依然存在着。这期间我也经历过数次性骚扰,我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被侵犯时感到恶心,恼怒,但又不敢发作。一是羞于高调地让旁人知道;二是觉得未必能得到旁观者的帮助,反而会遭受旁人异样的目光。

我的感受不是个例,很多年轻女性描述她们被性骚扰或者性侵的当下都会有羞愧的感受。而且会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仿佛做错了什么。

为什么明明是自己的权益被他人侵犯,感到羞耻的反而是受害人。这种羞耻感来源于这个男女不平等的的社会。社会上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有很多,这里主要谈论对待男女的“性”的双重标准。

交际广泛,穿得太少,感情经历丰富,谈论与性有关的话题对女性来说都是“放荡”的表现,但男性这么做却不会受到批评,甚至有时候还成了一种优点。对于男性而言,性骚扰这种事情,“顶多是一笑了之,大家对这种事就当是生活作风问题。”甚至有骚扰者还有恃无恐地威胁道,“声张出去丢人的是你而不是我”。而作为受害者的女性却反而饱受非难。这种对男人的宽容,对女人苛责的性道德和性规范,反映的是在男权社会中权力分配的不平等。

由权力不平等造成的这种现象,女性往往无力反抗,只能默默接受社会的规训。以至于这套双重的道德标准成为了公认的社会准则,大家潜意识都认为性骚扰的责任在于女性,而要防范性骚扰也只能通过女性的洁身自好。在这样的社会舆论下,女性面对性骚扰会“自然”地感到羞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某选修课上,老师要求女生签署“婚前守贞承诺卡”,引发争议

然而,如今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都逐渐提高,社会上普遍认为“性骚扰”是违反道德,违背法律的。但所谓的“知识分子”实施性骚扰的现象却并不少见。米too在中国的网络运动中受害人指控实施性骚扰的人大多是媒体圈,学术圈,公益圈的重要人物。甚至在美国,还有一位女权主义教授被指控性骚扰。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性骚扰是一种“不当”行为。这就不仅仅是权利意识的问题,而是关于“权力”的问题。

网上一篇文章很好地介绍了什么是“权势性侵”: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与临床工作者指出,实质上,性侵犯是源于施暴者对于控制和支配的渴望。通过性暴力将受害者变为权力的客体,从而使施暴者的权力得以施展(Blay, 2017; Yonack, 2017)。

这种权力不对等,不一定是‘政治 / 经济权力’,而指代的是更为“广泛”的权力,包括了任何在家庭关系、职场位置、师生关系、年龄差距、不同性别、性知识的丰富程度、社会地位等双方的差异中,所存在的一种权力不平衡,甚至是社会对贞操的要求也在人为制造着一种权力差距(比如发生关系后的女性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

由此可见,在上下级之间;在教授与学生之间;在咨询师 / 医师与来访 / 患者之间,都存在这种权力差异。拥有权力的一方,比如上级、教授、咨询师、医师,对于另一方,下级、学生、来访、患者,所施行的性侵犯便是一种‘权势性侵’。 ”

因为实施性骚扰的是权力垄断者,因此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欺凌弱小。被欺压的一方在这种权力不平等的关系中无法反抗。他们想逃脱这种黑暗却又逃不掉,而且无法言说,只能默默承担精神上的伤害。

这篇文章对于“权势性侵”带给受害者的心理伤害也做了分析:

“权势性侵的受害者更难发声,因为他们往往被威胁。权势性侵,尤其是长期的权势性侵往往十分复杂。人们很难真正理解在权力关系不平等下,通过各种手段达成的性侵,也很难关注到受害者的无力,权势性侵的受害人往往会面临外界的“责问”:“你为什么不说不?你有拼命反抗吗?为什么发生了一次之后你们还保持原来的关系?”

这样的责问,对于那些长期性侵的受害者来说,是致命沉重的。” 2

2009年美剧“lie to me”中的情节,军队中的男性长官以恋爱之名对女下属“权势性侵”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米too的浪潮席卷中国时,在这样一个集体的氛围中,在这样一个得到了舆论支持的网络运动中,那些受害者才敢站出来控诉多年前实施性骚扰的人。即使是在这样的氛围下,要公开地指责仍然掌握权力的一方,也需要巨大的勇气。

米too运动虽然不是现实中的运动,但仍然有着很大的意义。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争取女性的权利,更是对压迫的反抗。无论站出来的受害者的主观目的如何,客观上都起到了这一作用。

或者说,任何争取群体的权利的运动,都必然涉及到对权力垄断者的挑战和反抗,也必然会面临权力垄断者的反扑。

所以要彻底地争取权利不仅仅需要权利意识,更需要挑战和反抗权力的勇气。而且需要许多人构成的这一个群体抱成一团,才有反抗权力的能力。在这样权力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下,个人的权益无法通过个人的申诉和反抗去维护,我们只能通过集体的力量,才能反抗这种权力的压迫,进而才能有效的维护自身的权利。

这个社会造就了肆无忌惮的骚扰者,沉默的受害者和冷漠的旁观者,并造成性骚扰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米too运动虽然只“打倒”了几个象征权力的名人学者,无法撼动社会中男女权力的不平等。但米too的浪潮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恶性循环。它告诉受到性骚扰困扰的人们,面对性骚扰,无需羞愧,这并不是你的错;也无需畏惧,“弱者”团结起来的力量完全可以打败权威。

  • 作者:思思

  1. 站出来,说我也是中国高校反学术性骚扰,从集体沉默到星火燎原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1819946841447018&wfr=spider&for=pc ↩︎

  2. 高校教授性侵女学生,他得到的不止是性|美国大学为何严禁师生恋? https://www.douban.com/note/654191928/?cid=52396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