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期波斯事件的一些经济分析
资产阶级的逐利本性意味着,对于资产阶级的大众传媒来说,一切沉痛的苦难无非是博取眼球的噱头,当热点或者卖点一过,自然尘归尘,土归土。至于苦难中挣扎的人们,则再次沦为被遗忘的大多数。无论是黑非洲的饿殍遍野,还是喀布尔的血肉横飞,无论是乌克兰的街头诉求,还是罗兴亚的不屈呐喊,无一例外,近期波斯国的情况恐怕也是如此。假使这次风波不能促使全方位的变革,那么一切便将慢慢归于平静。
然而,革命的群众绝不应该受着布尔乔亚喉舌的摆布,也绝不应该忘记2018年伊始波斯的狂风骤雨。当热潮的泡沫散去,我们不会遗忘,而是应当更加冷静地分析。尽管有些马后炮的意味,但是重新审视波斯的新年风暴,仍然是必要的。有些人往往具有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和投机性,当着风暴迭起之时,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挥斥方遒,而发现这场风暴可能暂时不能引起质变的时候,往往归于泄气,甚至认为这样的革命没有必要。而更多朋友面对这种类似颜色革命的骚动,往往热衷于指摘美帝国主义的煽风点火,因为波斯政权的反美立场而站在神权领袖一边,将这次事件视为夹杂着带路党与投机分子的盛宴。但是不要忘记: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毛泽东《矛盾论》)
由此我们应当明白,波斯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帝国主义国家“用一个反动政权代替另一个反动政权的阴谋”,而是其国内矛盾蓄积的必然结果。所以有必要去认真考量,波斯现政权做了什么,而波斯民众又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在这里有必要强调四点:第一,本文分析国内因素并不是说波斯国内局势是什么“内政问题”,笔者不否认外部势力的干预;第二,文章将着眼于波斯国内的经济指标分析这次动荡的一些原因,但是这不是唯经济论或者庸俗的经济决定论;第三,本文将主要着眼于经济方面,并不意味着政治问题不重要,而是现有的波斯国评论已经讨论了许多关于政治的问题,所以点到为止,再做赘述没有必要;第四,囿于材料,本文将大量采取官方数据,包括波斯和美国。
一、做不大的石油蛋糕与提不起的国民经济
按照我国主流观点,经济是衡量一个政权执政的重要指标,也就是所谓做大蛋糕论,套用这个观点,我们来看看波斯现政权的表现如何。波斯2010年至2017年GDP数据如下:
这两张图可以清楚地说明几个问题,首先波斯GDP在2011年达到顶峰,然后重挫,长期徘徊不前,但是,有些人会强调波斯经济疲软与经济危机以及能源价格之间的紧密联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能源商品价格下跌,导致波斯经济总体表现不佳,这点显然是成立的。但是在经济疲软,油价下跌的大背景下,我们仍然可以做一个对比,来讨论波斯经济情况。选取沙特作为参照对象较为合适。第一,两国同处中东;第二,两国均为宗教色彩极其浓厚的国家;第三,两国均以石油、天然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就石油开采成本而言,2016年3月波斯约为9.08美元,在主要产油国中成本极低,只有沙特的石油开采成本与其相仿,为8.98美元(此处成本核算摘自Wall Street Journal. April 15, 2016),其余国家均超过10美元,不具有可比性。那么,下面继续堆数据:
2010-2017年沙特阿拉伯GDP情况:
为排除过多干扰因素,我们不去比较两国GDP的数值,仅仅比较其变化趋势。从GDP总量情况来看,首先波斯自2011年经济开始低迷,徘徊不前,而沙特2011年至2013年间,经济仍缓慢增长;其次,波斯经济自2011年后经济规模始终低于2010年水平,而沙特经济即使在最不景气年份仍然超过2010年经济总量的22.7%;最后,沙特由5个年份处于经济增长之中,而波斯只有4个年份。从人均GDP来看,沙特人均GDP最低与最高年份之间相差为31.8%,波斯人均GDP最低与最高年份之间相差为62.6%,而且波斯人均GDP水平也低于2010年水平。这里并不是讨论沙特经济表现多好,而是告诉你,波斯的经济状况连沙特都不如。
有人会强调两国之间的不同,即波斯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制裁之下,经济表现自然不佳,但是,请注意在2010年安理会通过“史上最严厉的”对伊制裁决议,而当年波斯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安理会解除对伊制裁,而该年波斯经济缩水超过10%。也就是说,抛却其余任何问题不谈,但就国内经济总量表现来看,自2010年以来,波斯政权表现糟糕,这毫无疑问会带来严重的社会不满。
GDP的表现仅仅是冰山一角,值得诟病还有波斯的国民经济结构。波斯现政权绝不是某些人形容之下的维护民族独立的政权,至少其经济政策与所谓的民族独立毫不相干。作为一个拥有8000万人口的大国,独立自主至少意味着努力摆脱经济附庸的地位,但是该国统治集团坐拥石油财富却怠于实现这一目标,已然沦为帝国主义的原材料产地。自巴列维王朝白色革命开始,波斯开始利用石油收入寻求工业化,但是就实际情况而来看,除部分遭到严重技术封锁领域之外,波斯工业化止步不前,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更是遥遥无期,以致于不得不怀疑波斯当局是否有心于工业化目标。
空说无凭,继续堆数据,首先看其三产比重,尽管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比如苏联就未将其纳入宏观经济核算系统,但是工农业产值比重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2001-2016年波斯三大产业结构占比(数据* 来源:1.伊朗国家数据中心,statistical center of Iran,https://www.amar.org.ir/english,2.CIA:世界情报,World Fact,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ir.html)
在经历了油价高涨的“战略机遇期”之时,波斯当局在本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毫无建树。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起步于工业比重的显著扩大,发展于重工业成分的不断增加,成熟于装备制造业的升级优化。波斯工业比重缓慢增长至2011年的接近43%,勉强达到工业化的门槛,之后工业比重迅速跌落,2016年仅为34.3%,尚达不到2001年的水平,而作为本应该比中趋于缩小的农业比重却在2011年后反弹,这一数据表明波斯已经暂时和发达工业化说再见了。不建立发达的工业,就没有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国家,在国际大环境之下只能靠着出口原材料谋生。波斯长期工业滞后这一问题明显的反映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波斯近八成出口是石油、天然气产品,却进口“工业制成品、资本商品、食品、科技服务和其他商品”。(未查到波斯官方具体数据,此处援引自CIA:世界情报,World Factbook )。
##二.沉疴与假装自救的错误示范
波斯经济不振与其旧有的经济体制有关,旧有的经济顽疾不仅造成了经济的危机,也催化了政治上的危机。波斯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存在,你可以在这里找到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政体和经济体制的成分,神权政治与代议制民主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但是这锅大杂烩有着鲜明的底料,那就是精神领袖及其下游系统,这是伊斯兰共和国最大的特色,也是伊斯兰共和国最为反动与保守的存在,波斯的中央权力运作系统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示:
波斯中央政府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2006年掌握了国民经济的70%企业与财产,看似是国有制,实则不然。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国有企业为人民大众所掌握。但是,在波斯,如上图所示,波斯宗教势力掌握了政权的核心,也就意味着作为主要成分的国有经济掌握在一小撮人手里,这种情况极其类似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官僚资本主义。以伊斯兰革命卫队为例,该军事集团据称与上百家企业有经济往来,而其主营业务则集中于建筑行业,对汽车制造、医疗器械乃至走私领域(因为国际禁运所以走私猖獗)都有所涉及。曾有报道称,波斯石油部曾通过无标合同的方式向伊斯兰革命卫队输送了大量利益。因为其通过信托贷款和补贴等方式,据说攫取了波斯三分之一的国民财富,所以同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一道,成为此次风波中口诛笔伐的对象。
早在波斯经济迎来拐点之前,波斯的统治阶级就开始行动起来。一方面,需要以更加合理合法的方式掠夺财富,另一方面,至少要在纸面上挽救糟糕的经济。控制财富的宗教保守势力选择了内贾德。在其总统任期内,波斯开始推进私有化,权贵们将私藏在办公室小金库里的里亚尔堂而皇之的揣进了自己的兜。波斯旧有体制中,约60%的企业由中央直接控制,波斯政府认为其中超过百分之八十的部分都可以私有,私有化在2010年至2015年的第五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中体现的更加明显。第五个五年计划中要求每年将20%的企业私有化,波斯政府给这一股私有化浪潮起了个动人的名字:公平分享(Justice Share)。在公平分享的幌子下,国有企业股权被划分为四块,其中40%以公平分配的方式分配给低收入群体,35%通过德黑兰证券交易所流向市场,政府控制其中20%股份,而剩余5%的股份则交给企业工人。这一方案是不是似曾相识?
没错,寡头们就是打着将股权分配给群众的旗号瓜分了苏维埃的遗产,东欧的野心家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由干部变为了资本家,统治阶级总归会以这样或是那样的方式上演他们骗钱吸血摘桃子的把戏。低收入群体手里的股权并不能迅速给他们带来分红,一旦物价稍有波动,透支了低收入家庭的腰包,他们就不得不将这些股票低价抛售,换取里亚尔以维持生计。而波斯物价水平长期居高不下,这就意味着用不了几年,掌握流动资金的伊斯兰宗教权贵们就会以极低的价格将这些股权收回自己的手里,而且相较于直接从国家手里购买这些股份,从低收入群体手中收购的价格会低廉很多,就这样原先的国有资本“公平”地流入了权贵们的腰包。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中说过:“历史上任何事件都会发生两次,第一次是以悲剧出现,第二次以笑剧出现。”这样的私有化浪潮在旁观者如我等看来自然是一出蹩脚的滑稽戏,但是对于波斯人民而言却是难以名状的苦痛。总部设在荷兰的波斯时代电台(Radio Zamaneh)估计,在内贾德时期,波斯60%的财富掌握在大约300个人手中。
东欧和俄罗斯的经验告诉我们,私有化不能够化解经济体制中的沉疴,反而会成为国家机体上更难医治的创伤。波斯经济在内贾德任内的最后两年急剧滑坡,2013年,波斯迎来了对于西方更加友好的总统,这一年,按照资本主义世界主流媒体的讲法,温和派开始推动经济改革了。大受西方资产阶级欢迎的是鲁哈尼总统的经济政策,被称为开放政策(open policy)。简而言之,就是加速私有化和去工业化。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没变,所以私有化的方向也决不会改变。仅在2014年,鲁哈尼政府就计划出售 “27家巨型企业、 76 家大型企业、31 家中型企业和31家其他规模的企业”。(http://www.payvand.com/news/14/nov/1066.html援引自《德黑兰时报》)
为了迎合国际资本和国际潮流,鲁哈尼总统推行了去工业化的政策。以往,波斯饱受制裁,所以有必要发展出自己自足的工业体系,采取替代进口战略,这也就可以解释本文第一部分中2006和2011年工业产值的扩大,一位经济学家估计,约70%的进口商品可以由本国代替生产。(Prof. Ismael Hossein-Zadeh:Iran’s “Open-Door” Economic Policy: Recipe for Indebtedness,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Dependence ——Under the Helm of President Rouhani,http://www.globalresearch.ca/irans-open-door-economic-policy-recipe-for-indebtedness-deindustrialization-and-dependence/5516654)而在2015年制裁解除之后,波斯的政客终于可以和帝国主义的政客们勾搭在一起,共谋千秋大计。工业不是必须的,因为欧洲人的质量更好,中国人的价格更低,而且本国的工业没有丝毫竞争力,也绝不会在国际市场中为本国资本家或是跨国资本带来更大的利润。这种多赢体系看起来相当美好,唯独对于普罗大众是一场噩梦。出口石油依赖国际市场,经不起风浪,日用品依赖进口,同样畏惧世界经济的严寒,所以鲁哈尼总统推行的开放政策并没有拯救政权的经济危机,相反却诱发了群众愤怒的狂潮。
##三、官样文章都遮不住的民生之羞
红头文件里常常将就业当作是民生之本、安定之基。这实在是一个新贵的高明见识,对于刚刚由小农社会跨入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在一代人心中尚未深深扎根的国家而言,就业可以平息许多事端,甚至于短暂地缓和阶级矛盾,无论是血汗工厂还是缺少五险一金,这些都暂时可以忍受,然而波斯的教法学家们似乎忽视了这一点。这一点好像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的通病。自马格里布延伸至兴都库什山,各种“春天”总也离不开离谱的失业率。这一地区,宜耕的土地较少,农业吸纳的就业人口不多,而这一地区国家的经济大多和现代国民经济体系不沾边,也就绝不能指望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由于私有化和去工业化的好政策,波斯街头游荡着规模庞大的相对过剩人口。请注意,以下是官方数据:
2015-2017年失业率具体情况
(数据* 来源:伊朗国家数据中心,https://www.amar.org.ir/Portals/1/releases/LFS_Autumn_1395.pdf & https://www.amar.org.ir/Portals/1/releases/LFS_Year_1395.pdf)
简而言之,波斯的就业情况很糟糕,糟糕到官方的表面文章都没法包住青年人的怒火。总体失业率长期超过10%,超过了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失业人口的峰值,而15-24岁青年失业率竟然徘徊在30%,即使对于一个发达国家而言,如此众多的失业人口也足以城头变幻大王旗了,更何况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试想你周围的年轻人,三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一没活干,会是怎样糟糕的一件事,无产阶级一旦闲下来,绝不会仅仅安于打两局王者荣耀,而是会去找资本家的麻烦。另外,以上数据还是经过官方修饰过的数据,尚不包括大量受雇于企业而实际工厂并未完全开工而处于半失业状况下的人口。
与就业问题比肩的是物价问题。在我国新闻报端、网页头条最常见到的波斯事件导火索是鸡蛋价格暴涨。毫无疑问,naive的新闻工作者往往热衷于用一些无聊的个例来描绘灰犀牛事件的爆发,仿佛一个臭鸡蛋就能够代表人民的呼声。相比之于波斯十几年如一日高企的通胀率而言,鸡蛋实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请看下表:
(数据* 来源:伊朗国家数据中心,https://www.amar.org.ir/english/Statistics-by-Topic/Price-indices#2225495-time-series)
以上数据全部来自于波斯官方统计,绝无“掺水”,也就是说波斯在14年时间里只有两年的官方通胀率低于百分之十,波谲云诡的物价从来不会考验人民对于政权的忍耐底线,而是直接化作无以聊生的呐喊与甘愿流血的行动,若干年前的双轨制与价格闯关是这样,最近的波斯更是这样。
面对此种窘境,波斯当局的反应更加作死。石油为波斯带来的了巨大的收益,使得政府得以利用这一收益补贴民生,尤其是补贴国内能源消费,所以暂时民众可以忍受高昂的生活成本。但是波斯政府决定甩下包袱,自2010年开始改革,以节约能源,刺激经济为旗号,开始逐步取消补贴,将原有的部分补贴福利交由社会保障体系承担。这也就解释了上表中2011年开始的更高的通胀率。自2011年后,由于经济不景气,当局迈开了步子,继续推行补贴改革计划,尽管遭到反对,政府仍然推行了第二阶段的补贴改革计划,2016年开始实行的第六个五年发展规划决定将这一措施继续到2021年。一方面是物价高涨,另一方面是政府削减福利开支,用不着帝国主义的代理人煽风点火,波斯大地自然处处冒烟。
所以有必要总结一下波斯的经济情况,政府处理宏观经济不力,权贵通过私有化侵吞国家财富,直接导致民生困难,而当局又急于甩开福利包袱,这几点足以引发波斯的社会动荡。在文章结尾之时,得到消息,波斯国的前总统内贾德疑似被捕,德黑兰的学校开始禁止学习英语以防异教流毒的传播。看来,波斯的风波绝不会到此结束,而对于身处风暴之外的我们看来,对于暴风雨的进一步观察将更加重要。
- 作者:Adolphus. Vladimir. He